国家开发银行(www.cdb.com.cn)是由中国国家出资设立、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、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开发性金融机构,成立于1994年。

其主要使命是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,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。国开行以“增强国力,改善民生”为使命,致力于支持国家基础设施、基础产业、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发展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,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、中小企业、“三农”、教育、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,同时也助力国家“走出去”战略,拓展国际合作业务。

国开行注册资本4212.48亿元,股东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、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、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,持股比例分别为36.54%、34.68%、27.19%、1.59%。

截至2022年末,国开行总资产达18.2万亿元,在中国内地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4家二级分行,境外设有香港分行和开罗、莫斯科、里约热内卢、加拉加斯、伦敦、万象、阿斯塔纳、明斯克、雅加达、悉尼、布达佩斯等11家代表处,全行员工1万余人。

国开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,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、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。穆迪、标准普尔等专业评级机构,连续多年对国开行评级与中国主权评级保持一致。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包括:

  • 1994年,为三峡工程提供300亿元人民币贷款;同年获得与中国主权相同的国际债信评级。

  • 1998年,开创“芜湖模式”,建立银政合作的新型关系,创新基础设施融资新模式;开启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债先河;中国投资银行并入开行,全国性网络布局建立。

  • 2005年,支持辽宁棚户区改造,启动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融资;创立助学贷款“河南模式”;以成立上合银联体工作组为开端,大力开拓走出去业务。同年12月,作为中国首批资产证券化的先行者,发行“开元”信贷资产支持证券。

  • 2007年,成立中非发展基金;12月,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开行200亿美元。

  • 2008年5月,成立国银金融租赁公司;12月,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国家开发银行改制成功。

  • 2009年7月,设立首家境外分行——香港分行;8月,国开金融公司成立。

  • 2010年8月,国开证券公司成立。

  • 2014年7月,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;9月,推动设立总规模达12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。

  • 2015年3月,国务院批复开行深化改革方案,明确其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及相关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;6月,银监会明确开行金融债零风险权重政策,债信政策保持长期稳定;7月,国家外汇局注资开行480亿美元;8月,国开发展基金成立,助力促投资稳增长。

  • 2016年5月,扶贫金融事业部成立运行;11月,国务院审定批准了《国家开发银行章程》。

  • 2017年4月,“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”名称变更为“国家开发银行”,组织形式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。

  • 2018年9月5日,与非洲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联合发起设立了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;10月15日,国家开发银行阿斯塔纳代表处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挂牌开业。

  • 2020年1月14日,在国际市场成功公开发行10亿英镑债,这是境内中资银行发行的首笔英镑债;2月4日,拟发行不超80亿元战疫专题债券;2月6日,成功发行1年期135亿元“战疫专题债券”。

  • 2021年3月18日,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首单3年期200亿元“碳中和”专题“债券通”绿色金融债券;4月28日,面向全球投资人直接招标发行5年期120亿元金融债券;6月,宣布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(等值人民币,含外汇)的能源领域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专项贷款,其中2021年安排发放1000亿元。

国开行旗下拥有国开金融、国开证券、国银金租、中非基金、华芯公司、国开发展基金、国开基础设施基金等子公司。它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、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同时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,获得了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企业奖、杰出发展项目奖普惠金融类杰出项目奖、中小企业发展类优秀奖等荣誉。